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教程

摄影的最高境界三个字,摄心

摄影的最高境界三个字光线是画面的灵魂为什么有些照片明明构图普通,却让人挪不开眼?秘密往往藏在光线里,清晨的侧光能让老墙的纹理跳舞,正午的顶光却可能把人物拍成"熊…

摄影的最高境界三个字

摄影的最高境界三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画面的灵魂

为什么有些照片明明构图普通,却让人挪不开眼?秘密往往藏在光线里,清晨的侧光能让老墙的纹理跳舞,正午的顶光却可能把人物拍成"熊猫眼",试着在日落前半小时蹲点,你会发现建筑物的轮廓突然镀上了金边——这时候连手机镜头都能拍出油画的质感,控制光线不是非要专业灯具,用窗帘调节室内明暗,或是用白纸板补光,都是老法师们玩了半个世纪的土办法。

瞬间比构图更重要

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被说烂了,但新手常犯的错误是:为了横平竖直的构图,硬生生错过了孩子吹泡泡时最生动的表情,去年我在老街拍民俗,等了四十分钟才等到老匠人抬头擦汗的刹那,那时他手里的铜器正巧反射出一道跳动的光斑,如果当时执着于调整三脚架水平仪,这个画面就永远消失了,1/500秒的快门速度比黄金分割更值得你信任。

留白要像呼吸般自然

国画讲究"计白当黑",摄影同理,见过太多把天空塞满火烧云、地面挤满游客的"大片",其实裁掉三分之一云彩反而更有意境,拍雪景时,我常故意在取景器里多留两指宽的空白,这片虚无能让观者自动脑补风雪弥漫的寒意,下次拍人像,试试让人物视线方向多留些空间,你会惊讶于画面突然有了"故事感",不过要当心,留白不是偷懒的借口——背景那根歪电线杆该躲还是得躲。

缺陷比完美更动人

数码时代人人都能拍出锐到割手的照片,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不完美",胶片的颗粒感、逆光时的炫光、甚至对焦不实的朦胧,都可能成为作品的记忆点,有次拍咖啡馆,自动对焦偏偏锁定了玻璃上的雨滴,后景的人像成了彩色光斑,没想到这张"废片"反而被杂志编辑相中,现在我的相机常设"单点对焦",故意把某些部分交给不确定——毕竟太精致的糖水片,看多了会腻牙。

减法比加法更需要勇气

摄影师最容易犯的"贪心病":既想要前景的野花,又舍不得背景的雪山,最后照片变成视觉大杂烩,我随身带黑色卡纸,遇到杂乱背景就贴近主体拍摄,用卡纸挡住多余元素,更狠的招数是直接换长焦镜头,去年用200mm端拍荷塘,只取一瓣沾露的荷叶,反而比广角拍整片荷塘更有东方韵味,当你在取景器里犹豫时,不妨先做减法——裁切按钮永远比PS的添加工具更救命。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